您好!欢迎来到吉林市四叶草心里咨询室!收藏网站了解更多最新资讯 | 站点地图
心理咨询热线:
15688915891
服务项目Service Items
事实上,老师对孩子的鼓励比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还大,老师的鼓励可以让孩子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。那么,老师要如何有效激励学生呢?吉林市心理咨询老师给您指出几个要点。
1、鼓励从“事”开始,不盲目鼓励。
此“事”是学生取得的进步,比如说同学关系好要给予表扬,有集体观念应给予表扬,班级卫生做得好给予表扬,成绩提高、纪律进步给予表扬,对别人有礼貌给予表扬,等等。无论是学生在哪一方面有了进步,老师都应不吝点赞,鼓励因“事”而起,目标明确。
2、鼓励与时间保持一致。
老师要把握好鼓励的时机,也就是要讲究及时性,这很重要。学生成绩在这一次考试中有所提高,应及时鼓励表扬;同学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应及时帮助;学习成绩退步、情绪失落也要及时鼓励;家庭出现变故、生活困难的学生也要及时鼓励。
3、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去鼓励。
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方式得当、令人满意、令人舒心,才能发挥作用,如果方法不当,效果必然是大打折扣。常见的鼓励方式主要有口头表扬、拍手鼓励、眼神鼓励、文字鼓励等。
4、赞美要出于感情,而不是公式化。
"你太好了!”、"你太聪明了!"等公式化的赞美语言,在课堂上使用,会让孩子感觉老师的表扬只不过是一种形式,渐渐就会不在乎。诚挚的赞美才能使人不断完善。所以,老师的表扬要来自内心,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真的是在夸自己,是真的因为自己见解或表现而得到老师的肯定,这样学生才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,从而引出更努力的动力。